煥然一新

細味香港鮮活街市發展

香港的飲食文化以粵菜為主。而粵菜必備的食材則由街市每天新鮮供應,包括嫩綠蔬菜、優質肉類和生猛海鮮。



如果要讓世界各地人士描述腦海中對香港的印象,或許是那美麗的海港,又或是那由高樓大廈構成的城市輪廓。然而,當中或會夾雜一個人來人往、環境雜亂的露天街市:這邊廂有人在尋找最新鮮的水果、又有人在選購最肥美的雞、最美味的燒肉,空氣都夾雜了果香和鮮味;那邊廂檔主的叫賣聲此起彼落,好不熱鬧。更出乎意料的,在這些街市更可以找到風乾和醃製食品、鹹蛋和鹹魚、甚至鮮花擺設、以及各類豆腐和麵條等。

雖然其後大多數鮮活街市已轉移到室內,但露天街市已成為香港文化的特色。街市內照亮新鮮食材的紅色大燈罩,更成為香港文化的標誌,於紀念品商店內與鐵皮信箱和維港照片一併出售。那麼,這些街市是如何開始?在過去幾十年它們是如何發展呢?


墟市為街市的雛型,一個讓農民販賣收成、讓漁民出售漁穫的地方。這些都是非永久市集,卻會定期舉行,或一周數次,通常位處幾個村落之間,以方便居民作為聚腳點。

其中一個墟市位於新界大埔,亦是「大埔墟」的由來。早在清朝時期(約1700年),林村河沿岸有一個市集,農民不只帶來附近的農產品,有些種在只能徒步前往的山區作物,都會帶到市集出售。這市集最初由當地的鄧氏家族成員設立,及後其他氏族在河的對岸又建立了另一個市集,形成了競爭。為此更於文武廟中設立一個公秤,以解決任何糾紛。而廟內所供奉的文昌帝和關武帝,正正象徵著以公平公正處理社區事務。


在工廠大廈林立前,荃灣就被發展成為傳統的墟市。處於沿海位置,方便漁船泊岸;農民則在城門山上種植菠蘿,再運到市集出售。今天仍然可以走過這些石頭小徑,將十八鄉的農耕村落與荃灣的墟市相連。我們亦可以從新界的一些地方名稱,例如聯和墟和石湖墟,了解到該區發展的起源。

香港島亦不例外。中環嘉咸街四周迷宮般的小巷,一直是露天街市,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。時至今日,電車仍然在街市北面的道路上穿梭。華人習慣每天購買新鮮食材,而露天街市則提供了最大的便利,讓人們可以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買餸煮晚飯。更重要的是,在鮮活街市可以在購買前親眼看、親手觸摸食材,甚至嗅到其味道,亦可以詢問檔主當下的時令食材,以及其原產地。

在香港,這些露天街市被稱為「濕街市」,因為一整天過後,檔主會用水把街市沖洗乾淨。第二天早上又是新的開始。